Esri最新GIS技術亮相中國氣象學會年會
11月3日-5日,中國氣象學會第31屆年會在北京成功舉行。本屆年會的主題是“創新氣象科技,面向未來地球”。圍繞該主題,年會針對科技發展、天氣、氣候、氣象探測技術和公共服務、大氣環境、水資源開發利用、城市災害、空間天氣、災害防御等多個熱點問題,共設立了一個大會報告及16個分會場,Esri作為地理信息系統(GIS)代表廠商也應邀出席年會并做專題匯報。
中國氣象學會第二十七屆理事會理事長、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在大會報告開幕式致辭中表示,當前,中國正處在全球化發展階段,世界各國對防御極端天氣氣候事件、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倍加關注,這就要求我國氣象工作者不斷創新,面向未來,深化改革,加強氣象現代化建設,為保障我國的國家安全、環境安全和生態安全做出新的貢獻。針對做好北京舉辦APEC會議及申辦冬奧會等重大活動的氣象保障服務工作,他指出,這是全體氣象工作者的義務和責任,需要全體氣象科技人員共同努力,大力推進科技創新,提高科技水平。
因地球大氣中的各種天氣現象和天氣變化都與大氣運動有關,而大氣運動都具有空間和時間屬性,因而氣象數據不可避免地具有時空特征。而GIS具有對空間和屬性的數據采集、輸入、編輯、存儲、管理、空間分析、查詢輸出和顯示的強大功能,可以為用戶進行預測、監測、規劃管理和決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。將GIS應用于氣象中,可以加強對氣象數據的管理,提高對天氣的監測、預測水平。遙感作為一門對地觀測綜合性技術,它的發展使得人類認識地球的范圍更加寬廣。作為遙感三個領域之一的氣象遙感,可以幫助人類監測氣象災害、監測全球氣候變化、大氣成份的量測等。氣象遙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——氣象衛星,具有覆蓋范圍大、重返周期短等特點,廣泛應用于氣象災害監測、氣候變化監測、海洋、環境監測、農作物長勢監測和估產等領域。Esri出席本次大會,主要為參會嘉賓帶來了最新的GIS及遙感技術在氣象中的應用探討和經驗分享。
Esri中國技術工程師馬紅旺在“氣象通信與信息技術應用實踐與新技術探索專場”中,介紹了新一代Web GIS技術在氣象行業中的應用。馬紅旺以國際知名的氣象服務機構AccuWeather氣象預報公司為例,介紹了該公司多年運用GIS的業務成果以及其探索新一代Web GIS應用新模式的實踐嘗試。創建于1962年的AccuWeather是Esri公司ArcGIS產品的資深用戶,他們不僅運用GIS技術構建了自己的業務系統,而且還在ArcGIS Online上創建了門戶,用于發布氣象數據。公眾可免費瀏覽其發布的氣象數據,開發者可以通過ArcGIS Portal API將這些數據集成到自己的系統中。
AccuWeather在ArcGIS Online上創建門戶來發布氣象數據
除此之外,AccuWeather還基于ArcGIS Online開發了一系列氣象預報APP。比如SkyGuard Online,這是一個交互性地圖門戶,用戶可通過它來獲取、瀏覽與商業和工業有關的氣象數據,包括閃電、洪災、暴風雨、龍卷風、冰雹、冰災、雪災等等。除了SkyGuard Online這種完整的解決方案,AccuWeather還提供GIS數據格式的氣象和預警數據,便于用戶集成到業務系統中。再比如SkyGuard Mobile,可安裝在各移動終端,方便用戶接收各種預警信息,查看雷達圖、閃電圖,以及瀏覽預警發生時組織規定的處置流程等。
在“空間天氣觀測數據融合應用與模式研究專場”,Esri中國技術工程師杜會建介紹了知名遙感圖像處理平臺新一代ENVI5.2在氣象行業的應用。ENVI是由遙感領域的科學家采用IDL開發的一套功能強大的、完整的遙感圖像處理軟件;它是快速、便捷、準確地從地理空間影像中提取信息的首屈一指的軟件解決方案,它提供先進的、人性化的使用工具來方便用戶讀取、準備、探測、分析和共享影像中的信息,是Exelis VIS公司的旗艦產品。最新發布的ENVI5.2支持更多傳感器和科學數據格式,原生支持國產衛星,新增時空分析和地理動態視頻工具,全新NNDiffuse融合算法,64種實用光譜指數,并與Esri公司的ArcGIS一體化集成,能夠更加高效地服務于氣象行業。
據了解,Esri自進入中國以來,已成功服務了一大批國內氣象領域用戶,如國家氣象中心、中央氣象臺、國家氣候中心、國家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等,其GIS及遙感技術在如風云三號氣象衛星數據存檔與服務系統、氣象服務決策系統、雷達及自動站運行狀態監控系統等重大項目中的應用表現,均得到了業內的極大認可。